top of page
Recent Posts
Archive
Tags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七)素材整理、旁白討論
2018.07.06 兩組學生分開執行各自要完成的任務。 上午 將軍府兵分兩路,胤育帶領艾妡、晨祐將目前拍攝的影片素材,逐一確認,刪除不ok的影片,並將影片依照拍攝內容進行分類,同時也要根據影片思考有沒有要補拍的畫面。海晴和品緣負責聆聽訪談影片,搭配訪談大綱記錄時間點。...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六)將軍府拍攝
大家討論影片要用網紅介紹景點的方式呈現,原定為主角網紅的同學因為跌倒受傷,所以臨時改變策略,改為以任務卡+網紅團體的形式呈現。 討論完拍攝方式後,在與里長約定時間之前的空檔,大家開始拍攝空景,從日式建築的特色如鬼瓦、雨淋板、通風口開始,到週邊環境的景色,拍攝的過程中運用了先...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五)晴盛蜂場+農改場拍攝
2018.06.28 今天是蜂小組的第一次拍攝,我們與晴盛蜂場的程大哥相約在台11丙線上的7-11碰面。部分中年級成員曾經在今年1月份時前往蜂場參訪,這次要去的工作地點則是在東華大學附近。時間點不同,看到的蜂群狀況也有點不同,小黑蚊的活躍程度跟氣溫一樣高呀!...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四)
107/06/27 下午13:00-16:00 張志宏導演 第一階段課程 認識彼此,自我介紹。 介紹器材:腳架、無線麥克風、DV 收音技巧: 一般的DV收音設備都是附加在機器中,其收音的範圍為所有的環境音。欲收到更清楚且單一的聲音(例如有受訪者的狀態),可外加直向性麥克風...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三)
智仁老師再次來到花蓮,帶領我們進行最後一堂基礎課程。 延續上次課程,智仁老師課前已將各組學生拍攝的作品完成簡易剪輯。 除了觀看自己的拍攝作品外,老師也分享其他學生的作品。 透過比較、討論,發現即使相同的劇本會有不同的詮釋,也感受到分鏡的重要性。...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二)
迎來六月的第一個週六,花蓮中正國小在今天開始了指派師資的基礎課程,由北市南湖國小鄭智仁老師擔任講師。週末北花車票真的不太好訂,辛苦智仁老師與小逸了。 智仁老師先與我們談到自己的經歷,過去在花蓮唸大學,因參與1996年反台泥擴廠的遊行,隔天卻僅有一間地方報社報導,而開始關注新...


2018神腦數位應用學習計畫課程紀錄(一)
今天下午有請猴子老師來上攝影課,猴子老師是大樹影像工作事的負責人,為什麼叫猴子呢?因為以前是排球選手,可以像隻猴子般跳得好高,恩恩恩…那也可以叫跳蚤或者貓貓嗎? 組成攝影作品的幾個元素:被拍者(物)、攝影師、相機、光 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先讓大家看鐵金剛模型,在攝影的世界裡,...


2017原鄉踏查課程紀錄(六)
7/27(四) 上午,亞鉛組要依據禮拜一的討論,完成補拍。 店內店外的空景素材都得再多拍一些,讓之後的剪輯可以更順利一些。 行道樹的五人組,要先將前一日的訪談打成逐字稿,這真的是一大工程。聽不懂的地方就是倒退再聽一次或是彼此互相幫忙。...


2017原鄉踏查課程紀錄(五)
七月下旬,我們再次相約到校進行紀錄片的實拍與學習。 幸好颱風沒有來攪局,順利完成預定的進度,但夏日高溫實在太過熱情。 7/24(一) 上午,大家先一起針對亞鉛組已拍攝的素材進行確認, 依據逐字稿和影像討論,剪輯流程、再次確認腳本,...


2017原鄉踏查課程紀錄(四)
九小時的基礎課程已結束,以下是李秀美導演的觀察和建議,分享給大家。 「學生對攝影很有興趣,學習的主動性高。」 「但目前仍不習慣拿攝影機,拍攝時容易不穩,可多使用腳架。」 「另外,拍攝前若能先構思,清楚焦點與畫面美感,可以提高拍攝素材的可用性。」 106.06.28(三)...
學習歷程紀錄: Blo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