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原鄉踏查課程紀錄(二)

接續上週的基礎課程,

第二堂課進入「鏡頭語言」的部分,學習如何透過鏡頭的傳達想法和感覺。

秀美導演先以圖片進行討論,說明不同的鏡頭種類。

以距離遠近可概分為特寫、中景和遠景;以角度和高度區分的仰角與俯角拍攝

「他的造型很像是一位魚販,而且看起來在生氣。」

學生看了中景圖片後,有人說:「他雙手抱胸的樣子,他真的很生氣。」

遠景圖又增加了些新線索,學生推敲著主角生氣的原因,仰角和俯角拍攝看起來的生氣程度又不太相同。

導演播放自己所拍攝的作品—「揮棒」,影片紀錄運動員陳彥儒在棒球路的成長過程。

比較不同鏡位的畫面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一起思考為什麼拍攝者想要應用這個方法。

大家針對影片畫面進行分解,秀美導演也與大家分享這段長達六年的拍攝歷程。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構圖的技巧。

選修攝影課的四位同學對攝影的構圖已有些概念,

在分析相同主體不同構圖方式的作品時,對畫面有敏銳的直覺可以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

結束討論導演實際操作攝影機讓大家認識以下基本運動方式:

搖:till up/down

攀:pan right/left

推:zoom in/out

跟拍:follow

秀美導演也為我們示範如沒有腳架可使用時,如何將身體當作腳架穩定拍攝。

另外,在實際拍攝時因現場光源問題,導演指導大家利用手邊可用的材料一起自製反光板後,介紹側光和逆光拍攝時如何使用反光板。

第三個小時的課程,輪到學生分組操作攝影機進行練習。

導演給大家指派主題「下課1分鐘」,須包含不同的鏡位與運動方式。

各組拿到攝影機都顯得很興奮,

在討論完後就到校園內執行拍攝任務,實際拍攝狀況留到下回課程分曉。

最後一堂的基礎課程也將進入紀錄片實拍時的核心學習:腳本分鏡、採訪與收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