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原鄉踏查-課程紀錄(一)


今天,我們正式展開2017原鄉踏查的第一階段課程。

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指派的師資是囝仔影音公社李秀美導演,陪同我們一起學習的還有基金會專員宜蓉姐姐,以及後續協助指導拍攝紀錄片的張志宏導演。

秀美導演長期致力於推展媒體教育,今天的課程將從「認識媒體」開始,導演先針對「媒體」 這個詞語給了精簡的定義,一是「可以傳遞訊息的載體」,二是「可以更新」。接著,大家根據定義進行分組討論,在海報紙寫上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媒體有哪些?並上台分享。

分享時,聽到有趣的回應,學生睿哲表示「時鐘」是媒體,依據這兩個定義看似可以成立,進一步釐清所更新的訊息是否具重複性?「時鐘」當然就排除在外了。 歸納統整各組意見後,可概分為印刷媒體、電子媒體和數位媒體。此外,秀美導演對於大家能提出「人」也是媒體的觀點表示稱許。媒體已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一環,無形中教育、形塑我們的想法,如何主動思考與回應自己和媒體、社會的關係,不斷地「溝通」,媒體素養便很重要了。

秀美導演播放了一段她的紀錄片作品「我會演布袋戲」,紀錄對象是一位不會說台語的10歲女孩,迷上布袋戲後加入巧宛然布袋戲團學習的歷程。看完影片我們猜測著拍攝時間的長短,「3年9個月」導演揭曉後,大家面露驚訝。導演強調紀錄片的拍攝要從個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擴大到自身以外的地方,讓大家去認識。後續拍攝的紀錄片想要傳達什麼觀點、想法?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二部分的課程,秀美導演發給各組一套卡片,討論和排序一部影片的產生所需經歷的步驟,大致可區分成前置、製作和後製三階段。

關於「上字幕」和「剪接」的次序,有人說:「如果先上字幕,後來要重新剪接,字幕不就白加了嗎?」有一組爭論著「行銷」和「播映」的次序,有人說:「像那個○○○(某院線電影)就有先印海報才上映。」旁聽學生討論是件有趣的事,在表述自己的立場前,能先說出自己的理由,也聽聽其他人的想法,讓彼此意見得以交流,這也是種培養學生看媒體的眼光,學習了解多元觀點。

休息後,接續今天最後一小時的課程,我們先一起看了兩部公共電視小導演大夢想的短片:「大樹腳73號」和「蚵換一生」。延伸討論紀錄片的定義,並觀摩他人應用了哪些方式說故事?逐格動畫、演戲、訪談等未來都可以嘗試。

最後,秀美導演向大家介紹影片工作團隊的組成和各成員間的工作內容,有些很相近的字詞,工作性質並不一樣。例如:海晴舉手提問「導播」和「導演」的差別。經由說明讓學生建立基本概念, 並提醒大家可以思考自己在這次的拍攝計畫中想要負責什麼任務。下一週,我們將要實際操作攝影器材,親自體驗鏡頭語言的魔力。

bottom of page